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洪芳明-讓面對死亡成為「最美的安排」

十月 8,2018

亞東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,同時也是重症醫學會秘書長洪芳明,18年來陪伴、照顧了兩萬多名急重症病人,每一次溝通、解釋病情,都是最難的抉擇,每一次送行,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正因為死亡沈重、難以面對,才更需要適時說出自主意願,讓善終成為「最美的安排」。

 

 

 

亞東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指出,亞東醫院與台大醫院曾經共同做過一個研究,在加護病房裡依病人自主意願,到最後得到善終,比例大概只有15-16%,也就是說其實台灣人很避諱臨終話題,也不願主動表達意願,以致於病人的最後一刻,往往要經歷各種急救措施,「送到急診室急救,急救不好走掉。那有救回來送到加護病房,住一個月還是走掉。還有變植物人的、做氣切、呼吸照顧病房……」

 

見過無數的這種「臨終套餐」,洪芳明認為應該把時間拉長來看,用一千年、一萬年來衡量,生命其實很短暫,那在有限的生命裡,「我們要的是什麼?」病人其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其實就是希望能夠少受一些病痛之苦。洪芳明認為這就是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的重點,如果一開始病人就能夠做好決定,當自己符合五種臨床條件的時候,就可以按照自主意願去做善終。

 

洪芳明醫師同時也是重症醫學會秘書長,他談到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在立法之初,與起草人孫效智教授、時任立委的楊玉欣共同討論時,他自問:「這是不是對的事情、該不該做?這是不是政府希望我們全力去推廣的?那如果是,那就做。」

 

從加護病房、重症醫學來看,洪芳明認為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的重要之處,其實是在提醒人們從自己有意識而且很健康的時候,就必須好好表達自己的意願。他以自身解釋病情的經驗來舉例,病人的孩子們都認為所謂的孝順,就是主張救到最後一刻,但如果問他們:「希不希望你的孩子以後因為孝順,讓你躺在這裡?」通常得到的答案都是:不要。「那就不對啦,你自己要孝順,讓你的爸爸媽媽躺在這裡,那為什麼你的孩子要孝順,要讓你躺,你就不要?」此時家屬才會去反思,自己為父母親下的決定,是否反而增加他們的痛苦。

 

再以一個醫療人員的角度來說,洪芳明強調「能夠救的病人,當然一定是救!」他回顧重症醫學會這些年來的進展,發現許多專家開始願意接受,如果病人的死亡是不可逆的,會希望讓他慢慢走向善終。而他任職的亞東醫院加護病房,不管是外科、內科或心臟加護病房,病人選擇善終的比例,也都在上升,其實重症醫學的專家跟病人、家屬,也都一起在成長。

 

洪芳明主任認為透過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表達醫療的自主意願,這也是對家人的一種愛。他在演講場合常常會問大家:「你上一次親你太太是什麼時候?你上一次跟你的孩子說你愛他是什麼時候?……你願不願意去說愛?」如果愛自己的家人,就更應該早點做出自主意願,「這是一件對的事情,也是應該要做的事情。」

 

想了解更多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請點我